在經過市場細分,選定目標市場之后,就要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企業和產品的市場定位,以便區別于競爭者的企業形象、產品、品牌,實際是企業及其產品對消費者心智的占領。
菲利普.科特勒將其定義為:“定位就是對公司的供應品和形象進行設計,從而使其能在目標顧客心目中占有一個獨特的位置的行動。
產品特性或種類。將產品本身的內在特點作為市場定位的依據,如產品的成分、質量、價格、功能等。例如,七喜定位于不含咖啡因的“非可樂”飲料;IBM定位于高質量服務;沃爾瑪定位于“天天低價”;高露潔牙膏則定位于堅固牙齒的功能。亦可依據不同產品的種類進行定位。
產品用途及使用場合。將產品本身的用途及所適用的場合作為市場定位的依據。例如,“送禮只送腦白金”的廣告語將腦白金定位為“禮品”;“要干更要肝”將海王金樽定位于酒后護肝藥。
使用者類型。將產品目標客戶群的不同類型作為市場定位的依據。例如,手機的用戶大致分為男性和女性,因此,針對男性使用者可定位于智能、商務的手機;針對女性使用者可定位于時尚、靈巧的手機。
競爭狀況。根據本企業產品與競爭者產品的差異狀況進行定位,包括三種方式:強定位,即與市場上最強的競爭對手相對立。例如,麥當勞與肯德基、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等長達多年的爭斗;避強定位,即避開市場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。例如,哈根達斯占領了冰激凌的高端市場而與其他冰激凌相區分;返鄉定位,即從相反的邏輯角度進行定位。例如,Avis汽車出租公司的“我們是汽車出租業的第二,但是我們會更努力”的進行市場定位。
推薦閱讀:《看市值第二的集團老板是怎樣煉成的?品牌營銷高手之三國劉備》《品牌競爭的關鍵——是否成功搶占消費者心智!》《實現心智聚焦,以視覺錘戰略夯實品牌定位釘住挑剔的“TA”》